(相关资料图)
据悉,自去年开始中国和俄罗斯的跨国贸易额实现了飞跃式进展,双方的合作项目也在快速增加。此前俄新社报道认为,政府经过俄乌危机后决议转向和“东方国家”合作,这并非暂时性政策,而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,来自于“西方对俄的敌视不会消除”。今年3月15日,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中俄“远东计划”发展讲话,并宣布政府将投资在西伯利亚地区进行基建升级,将其打造成一个和亚太伙伴贸易的“跨境通道”,莫斯科寄希望于远东各邦能抓住战略机遇,承担这一重任。
近日,中国海关总署网站发布了第44号公告,其中第一条前半部分明确标注:同意在原有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基础上,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(海参崴)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。该条款的目的是“拓展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”,日期将在2023年6月1日正式执行。海参崴港是俄罗斯远东联邦区行政中心,同时也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、文化中心,由于优越的地理区位此前一直是俄罗斯与日韩贸易的前沿地带,但自俄乌冲突以来,俄政府和日韩的贸易额已经呈现断崖式下跌。
该消息无疑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,据公开资料显示,因为历史原因吉林缺少天然的出海口,也成为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,不利于对外开放。文件公布的内容证实这次获得海参崴港口是以“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”的形式开放,也意味着中国拿到了完全的贸易输入权限,吉林时隔163年后再度打通了这段不到20公里的出海口。另外,2014年中俄曾合作开发了滨海边疆区的扎鲁比诺海港,该海港主要承担国际物流中转作用,但在开发、权限、基建和便利性程度上来讲,扎鲁比诺海港远比不上已经被使用多年的海参崴港。
有业内人士则认为,俄罗斯将海参崴港的自贸权交给中国,这是一大战略转向,也证明了俄方的“诚意”。自去年开始俄政府火速敲定或推进了多个中俄合作项目,包括一直未完成的中俄黑龙江大桥、中吉乌铁路大工程、“西伯利亚2号”天然气管道等项目,并和中国签订多年能源供应协议。这次中国获得海参崴港口的自贸权是锦上添花的事情,俄媒认为和普京的“远东计划”有关,原因在于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能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,未来转向和中国“共同开发”是可行之举,结合俄周边的地缘局势来看几乎也是唯一的选项。
值得一提的还有,此前福克斯新闻等美国媒体在报道中责怪拜登政府“将俄罗斯推向了中国”,认为民主党自上台后执行不留余地的反俄政策,一手促成了俄罗斯和欧洲爆发战争,结果就是让中国在这次冲突中成了最大的赢家,俄方主动帮助中国解决了战略资源的问题;美前总统特朗普也持有该观点,多次表态自己“一上台就能让俄乌冲突立刻结束”,反对西方的隔离俄罗斯政策。对此有评论称:“将中俄的合作统一归类为‘西方挤压下的结果’完全是盲目自大,事实是俄乌冲突前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和合作项目也在逐年上升;但这次乌克兰问题已经将俄罗斯‘逼到了墙角’,俄方几乎不再对签订‘诈骗协议’的欧洲国家抱有任何希望,寻找其他发展路线完全是合理的。”
关键词: